2010年3月20日星期六

观影速记本之二



















今天突然发现原来Project Runway第七季早已粉墨登场,大惊喜!我原先还以为换了电视台会出的慢一点呢。这季的拍摄地点又回到(本命!)纽约,看着Atlas和明黄的士真是好惬意!从开头就大致觉得这季选手总体质素不赖,sketch和样片的风格都很合拍,穿着也时髦。第八集Ben out,这是这季第一个我不想淘汰的设计师,除了失手这件其他作品的质量都不错。


《How to lose friends and alienate people》,即如何众叛友离。故事还算俗套,男主人公从先前的被打压到后来的扬眉吐气,虽然中部沦陷又迷途知返终于赢得美人归的好莱坞大排档。电影针对所谓的上流社会和媒体出版业的虚伪面相进行批判,以小人物的全线胜利告终。不过现实社会可不是拍大团圆电影,特别是这类我相当想进入的行业。人压力集合下渐渐迷失的状态,终归看着都不忍。这当然不是我想要的,可是到时候,我依然不能回避在坚持自我和遵守规则中做出选择。

《Up in the Air》个人意见只能说还可以,但是不够好到可以被奥斯卡提名。回头想想,是金融危机大量裁员的题材大背景获得关注了吗?单凭故事,好莱坞一年可以拍出N部。我一直想,乔治·克鲁尼演什么都像他自己,个人辨识度太高以致于我看不到角色演绎。之后我看到豆瓣上很多深刻评论,我还是选择当下里巴人算了。

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做《日本电影》,收录于蔡澜谈日本系列。我之前一直垂涎于蔡先生的才子名号,把《蔡澜叹世界》一书列入书单,不过至今还未收入囊中。呈现在《日本电影》里的都是一篇篇小短文,介绍点评日本电影或记叙作者与日本电影人间的互动轶事。他在几文中对山口智子形象近乎苛刻的批评,让人毫无翻盘之力,只得屈服于他的淫威,他的否定方式像极了一个执拗的小孩呢。同时另一些叱咤红人,比如藤原纪香是容易看腻的女人,铃木保奈美也不讨人喜欢,总之都遭了殃。然后呢,把新珠三千代奉为女神,说无人不觉其品位高。我每次看都觉得很好笑,同时又觉得这符合正常人类的行为,也是一个才子应该有的行为。我已经太久没有看到什么人这么直爽地表达他的好恶,这是值得珍惜的品性。

受他明确赞扬的东西似乎不多,大部分以一种客观的态度阐述出来。不过既然放进了书中,也能说是一种给予肯定的表达罢。


随后看了几部日影日剧。比如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可能就是因为海报太辣,油画美感太强烈,结果看到演员就小失望。色调晦暗,那个时代也是。说到另一部大岛先生监督过的《感官世界》,我想演员要是不满意,怎么刺激的画面都能大打折扣。


终于开始放《悠长假期》,果然是很早期了,但是第一次真正觉得木村大神魅力过人。竹野内丰也是漂亮大叔之一,近期性感不减还倍添成熟。山口智子呢,这点我同意蔡先生,不是那么美的人,而且实在对姐弟恋不感冒了,所以没看多少就弃了。



再回过来说蔡澜。就像他自己写的,他的散文在日本出版,找了个脱衣舞娘作翻译。他自然晓得又会遭到窃窃私语指指点点,但是他说,他才不管。这句话让我想起一点蔡康永,可以世故圆滑也可尽力豁达地面对自己。当然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无法被另一个人所复制,每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也都带着立场的转变。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踏出一小步就足够,你可能做不到也不需要“那么”洒脱,但是至少会让自己舒坦许多。
一路看下来,蔡澜聪明尖锐且富有洞察力,一副老少咸宜的样子,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Ugly Betty都到16集了,with only 6 episodes left before Ugly Betty goes off the air forever .我居然今天才知道这个噩耗,我一直以为会续订!damn you ABC!
每集都很有意思的UB,这集真叫我感动。爆点在于,Justin had his first gay kiss. 最终出柜。两人青涩的flirting间,不知不觉越靠越近,J垂下长长的睫毛,怔怔看着Austin的双唇(强烈预感来临!...)接着我疯了,下意识用手捂住嘴巴,还是惊叫出来。
很奇妙的是下午还在和Lily讨论这个话题,我说看到这样的画面不自觉地......果然还是有点别扭诶。结果晚上看到这个画面居然激动爆了,自己都觉得挺荒唐。那一瞬间,两人之外的世界立显暗淡无光,推上背景音乐那一句“You make me so good(你让我怦然心动)”真是无比魄力,恰到好处。总之一句话,PURE PERFECTION,一切如此完美。喂,J你的身材曲线也配合地太好了吧!我头一次觉得同性间的吻可以这样美。虽然按J一贯的做派却说喜欢女孩子我会疑惑但也安心,可是这次却不可抵挡地被这个画面俘虏,实在太恰如其分和理所当然,我甚至莫名地如释重负。好吧,我回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久久无法忘怀,到后来都开始飙泪:经历这么多,你终于真正了解和选择面对自己。真好,迷人的孩子该拥有幸福。



2010年3月14日星期日

观影速记本之一

8日看完Leverage第二季,结尾Nate被捕有些down,Sophie回归又心生期待。知道了TNT续订第三季的消息,松了口气。都市侠盗比飞天大盗更讨我喜欢,自从Hustle里Stone去了澳洲后就没那么attractive,几季下来的确是有些腻了......还有我再也不想听Danny的伦敦腔了!救命哇!还有Albert的灯泡眼以及Stacie的马脸还有Ash的一脸苦相,sigh...其实他们都是很可爱的,只是过于英国,实在是看多了受不袅。


9日下午想起要看饮食男女。有好多意料之外的地方,谁怀孕了谁又结婚了...all of a sudden。最囧的是在最后一part,先看了评论结果被剧透......有些老电影沉得住气,如今则是谁大制作大投资谁牛B,似乎忘记了要点是在于讲
一个故事的能力,让观众动容,产生共鸣,余音绕梁。有了高科技应叫如虎添翼而不是叫人栽在里头。为了顺应浮躁的社会价值观而去改变质朴的根本所在,不是大众所希望看到的局面。赚的盆满钵满和与声誉划等号是两回事,有多少部所谓大片,在多年后能让人们记起回味怕已是能耐的体现,更别说在当人们在谈论它的时候,会怀着真诚的赞美和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敬意了。到底哪个比较糟糕?我想一意孤行比黔驴技穷更可怖。怪我,经典只看了一点,要补。过几天看喜宴去。





BTW,我还是很期待瑛太与树里的双主剧的,虽然期盼度不及交响情人梦映画。还有六大梦幻女优联袂出演的Flowers,嘛,看颜也够了。

2010年3月7日星期日

Life Engine

大约一个月前,翻iPod找些没看完的电影。《海角七号》原先看到一半,决定续摊。这似乎是较少涉及到的题材,很喜欢。一封封感情真挚的情书从北海道飞来台湾,可这边早就物是人非。我被拉回到一段泛黄的历史中,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一对爱侣即从此天各一方,无法再见。每每想到经历这一段,那是怎样的一番痛楚和隐忍。


温柔的日语男声缓缓地诉说,一字一字都像刻在心坎上,不管是当事人还是观者无一不沉浸在刻骨铭心的回忆里。我想这是我听过最美的情书。结合背景中孝介的吟唱,真是无敌催泪瓦斯。把后面的高潮部分看了一遍又一遍,默默流泪到脸颊尽湿,开小差地想要是有人这么表白起来我也感动到不行了吧。


那一代人的爱,深情又苦涩。这份情缘,就让这代人继续。
结束时,凌晨6点。





还有部英剧叫做material girl,物质女孩。说实在的,相较英国时尚产业的出色表现,为什么这部所谓的时尚剧拍的又假又做作呢。刚开始的几秒时装周氛围倒是有出来,没想到镜头一转到秀场后台就开始掉价。又是一个gay男友已经让人很不爽,梗还铺的和Ugly Betty一样,到底多没创意?我想说人选的压根没有时装人气质,也没有美剧美型就算了,那么演技和戏码要过硬。结果是专业素质很少看到,反而包括主角在内的装B人士一大堆,表演极度生涩。女主的gay男友和胖女友不要那么像在背稿!ex-boss你除了要处心积虑利用各种手段除掉女主外根本没把你的设计工作放在眼里吧。另外女主你好歹也是成年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怎么如此幼稚?!要想进来玩就先学着遵守规则,真是太不可爱了。我只剩下看看剧中出现的不同的大牌店而已,冷静下来想想伦敦的街拍明星那么多,随便找个感觉也比你们好嘛。




又开始翻iPod,看晃姐的iLOOK电子版。洪晃真不愧是懂时尚的人,格调掌握的很好,内容多元又前沿。




看《宿命的1969-2010》,崇对尙子表白。“我们俩是因为某些原因才相遇的......但是现在,我喜欢上你了。我希望你成为我的妻子。”这使我想起有一次Victoria's Secret的后台采访,光彩照人的天使们一致对真诚朴实且彬彬有礼的表达方式最为推崇。现在听到这样的话,我是相当感动。两位主人公虽然当初只是为了政商联姻而相识,虽然期间遇到各种阻碍,但一旦坚定就再也无法动摇。没有什么花腔的语言,你的感觉,我都明白;你的一切,我都喜欢。最近一直怀疑是年纪大了容易触动还是周围缺乏令人感动的东西,要不怎么老是在流眼泪呢。






一晚无聊翻iPod看电影。Will Smith的当幸福来敲门。这是亲情励志无疑,然后搞得我很尴尬,因为当下mood想平静些,一旦流泪难免心潮起伏,但是Smith的片子总是要赚人热泪的。结果我只好泪奔。威爷给您捧场啦。




前一段时间和朋友去看画展,特别要提到董小明老师的画作。公认给我们印象深刻的作品是《雨中哥本哈根》,看画时有如此强烈的共鸣感已是少有,以致我们都无法移步。还有我个人也相当喜欢的一幅作品是《威尼斯水巷》,晕染地相当入味,仿佛回到那座迷蒙的水上之都。当时用BlackBerry拍下可惜现在不在手边,无法上传至相册了。还有几幅分别描绘富士山,上海和香港的作品也很是有趣。



前几晚看了电影《Closer》,好吧我是冲着大牌演员去的。不过按照剧情,取个liar game为名也不为过。娜塔莉真是相当执着地爱,奉献一切的爱,可是裘德·洛一字一句地说着我爱你,通篇都是,结果我一点也没看到爱的温暖无私,甚至爱上罗伯茨时依旧真诚欠奉,他好像堕落在一个骗局和谎言里,再也爬不起来。据说Anna的角色原先选定的是布兰切特,结果小布怀孕改由罗伯茨上,私下以为还是前者更合适一点。不知怎么的,罗伯茨加重了影片的老派气质,大概是她成名的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的缘故,老让我觉得这片是九几年的作品。说到结局,实在可惜又无奈,只是娜塔莉的那张照片是全片最美的影像。